巨細胞病毒 ( CMV ) 是什麼
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簡稱 CMV)是一種常見的病毒,存在於體液內,包含尿液、唾液、乳汁、血液、眼淚、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人體可能藉由接觸到這些體液而被感染,且會終身潛伏在體內。台灣的成人超過八成都曾感染過,大部分被感染者,並不會出現任何症狀或徵候。然而,對於未出生的胎兒或免疫力有缺陷者,巨細胞病毒卻具有致病力。
孕婦感染 CMV 對寶寶的影響
孕婦在懷孕過程中感染 CMV 並透過胎盤將病毒傳染給胎兒,造成出生的寶寶先天性巨細胞病毒( Congenital CMV ) 感染。可能造成胎兒出生後的新生兒期至嬰幼兒期出現智力障礙、聽力受損、視力受損、發展遲緩、肺部疾病、血液疾病或肝脾疾病。在永久性聽損的嬰幼兒個案中,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所導致的約占了15 – 20%,目前有兩種抗病毒藥物可給予早期治療以減輕嚴重的後遺症。
約 80% 先天性 CMV 的新生兒出生時外觀及聽力是無異常的,無法透過外觀及新生兒聽力篩檢發現。其中約有 10 − 15% 會於未來數個月或數年間產生聽力障礙,理解與學習能力異常及發展遲緩等神經性症狀。對於這些出生時無症狀的先天性 CMV 新生兒,出生時雖不需立即使用藥物治療,但需要與醫師配合定期追蹤聽力及神經學發展,以利及時介入治療及復健,才能防範後遺症的發生。
先天性感染巨細胞病毒防治策略
孕婦預防感染CMV
為防範先天感染 CMV 對新生兒的危害,孕婦應避免在懷孕過程中感染 CMV 並垂直傳染給胎兒。孕婦降低被感染的風險應注意事項如下:
– 經常使用「肥皂洗手」
– 不要 親吻嬰幼兒的嘴巴及臉頰
– 不要 和嬰幼兒共用食物,飲料和餐具
– 不要 和嬰幼兒共用毛巾
– 經常清洗嬰幼兒的玩具,清潔桌面和其他可能與嬰幼兒尿液或唾液 接觸過的物品表面
新生兒 CMV 篩檢
孕婦於懷孕期間可能還是感染到 CMV 或是曾經感染過又復發,則需要透過新生兒 CMV 篩檢補救,以期及早發現,及時得到妥善的治療或照護。
台灣約有 0.2 − 5% 新生兒先天感染巨細胞病毒,有鑑於早期發現診斷治療及防範後遺症的效果,CMV 的新生兒篩檢是有必要性的。由於 CMV 感染後可在尿液、唾液或血液中發現病毒。多份海外研究報告顯示用乾燥血片篩檢新生兒先天性 CMV 感染的敏感度僅約有20 −50%,如果使用唾液篩檢,敏感度則可達 90% 以上。使用新生兒唾液進行 CMV 新生兒篩檢已成為國際共識建議的方法。
本會與多家醫療院所合作推廣自費「新生兒先天性巨細胞病毒篩檢」,於出生24−72小時之新生兒哺乳 1小時之後,使用非侵入性的無菌採檢拭子刮抹左右口腔內頰,使唾液及黏膜細胞充分沾附濕潤後放入試管後密封送至檢驗單位進行「巨細胞病毒去氧核糖核酸擴增試驗」。此項檢查並無侵害性,所以不會造成寶寶會受到傷害或感到不適。若寶寶未能通過檢測,則儘速安排寶寶接受進一步的診斷評估以及後續的醫療處置與治療,以防範後遺症的發生。